

“架橋機過孔!”7月28日凌晨1時許,中鐵十二局架梁負責人趙文貴拿著對講機一聲令下,荊荊鐵路一榀390噸的箱梁開始跨越漢宜鐵路,這也是湖北高鐵首次采用門式墩架設箱梁上跨既有線。
由湖北鐵路集團投資的荊門至荊州鐵路,是我省全資建設的首條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,線路全長77.479公里,項目總投資117.28億元。其中在荊州與漢宜線有一段近200米“重疊”,上跨建設難度大。
凌晨的荊州區紀南鎮花園村工地,一掃白天酷熱,涼風習習,繁忙的漢宜鐵路線安靜下來。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看到,燈火通明中,6座23米高、相隔30多米的門式墩柱橫跨鐵路,上面已“安放”5榀荊荊鐵路的箱梁。當晚,將架設最后一榀箱梁完成跨越。
架設工程難度極大。據悉,荊荊鐵路有6孔上跨漢宜鐵路,傾斜角度僅7.2度,建設者需利用6個Ⅱ級、11個Ⅲ級鐵路封鎖點內完成跨既有線施工任務。
“你看,荊荊鐵路的蓋梁離漢宜鐵路接觸網僅1.7米,讓箱梁平穩穿越它,就像是戴著腳鐐跳舞。”夜色中,順著趙文貴手指方向看,只見紅色架橋機正緩緩伸出“前肢”,穩穩落在30多米遠的另一墩柱上,為架設近400噸的“巨無霸”做準備。
20多米的高空上,頭燈如星光閃動,20多名操作手緊張忙碌,完成牽引設備等任務。此前,最后一榀長32米、重390噸的箱梁已由6公里外的梁場運至現場。只見架橋機發出轟鳴聲舒展“后肢”,將運梁車運送的箱梁擁入“懷中”。這一過程被稱作“喂梁”,是架設箱梁的關鍵環節。
落梁、灌漿……3時30分,架橋機用兩個吊鉤將箱梁“鎖定”,慢慢架設在兩座門式墩柱之間,誤差在1厘米之內。寂靜夜空中,現場的建設者們發出一陣歡呼聲,這標志著荊荊鐵路成功跨越漢宜線,為后續橋面系和鋪軌施工打通了“咽喉要道”。
“飛越”漢宜線,安全是重中之重。為防止運梁車及架橋機發生滑溜,中鐵十二局項目部制定嚴格的機械操作規定,要求運梁機以恒定每小時3公里的速度運輸箱梁,在與架橋機對位過程中采用微動檔行走,實現運梁、過孔、喂梁全過程安全可控。此外,技術人員利用水平儀精確測量,作業平臺需始終保持水平狀態,為架梁施工創造最佳條件。據介紹,項目部優化改造架梁機后,喂梁過程中后支腿下放與箱梁掛鉤可同步進行,節約20分鐘工序轉化時間,架梁效率極大提升。
荊荊鐵路,是我國“八縱八橫”高速鐵路網中呼(和浩特)南(寧)高鐵的重要組成部分,預計明年建成通車,屆時湖北將實現“市市通高鐵”。